什麼控制著人的壽命?基因裡藏著長壽的秘密。
科學家認為,理論上人類壽命有120歲,烏龜有150歲,狗有20歲。這種物種之間的壽命差異是由基因決定的。科學家已經在若干個物種裡找到了跟壽命有關的基因,其中既有延長壽命的“長壽”基因,也有縮短壽命的基因。
生物體內有一種新陳代謝的副產物,叫活性氧,也叫自由基,與機體老化、癌症等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。細胞氧化會造成細胞損傷或老化,而“長壽”基因的產物能防止細胞氧化,從而使人長壽。還有些基因的產物能修復受損的DNA,或通過控制染色體長度而控制細胞的老化過程,也能使人活得更久。科學家認為,生物體內與壽命有關的基因至少有上百個,現在發現的隻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。通過調節這些基因的表達,可以改變生物體的壽命。例如,美國加州大學的遺傳學家麥克·羅斯通過選擇壽命較長的果蠅進行交配,培養出了可以活70—80天的果蠅,它們的壽命是正常果蠅的2倍。
意大利和芬蘭科學家最近聲稱發現了一種新的與長壽有關的基因。他們發現,這種基因有3種變異體,分別為E—2、E—3和E—4。他們共研究了185名芬蘭百歲老人,結果發現,體內含E—4的老人與長壽無緣,因為含該基因變異體的人,血液運送脂肪的能力差,比較容易患心血管病和心肌梗塞。而不少百歲老人的體內含有E—2基因變異體。據分析,E—2有助於增強內分泌系統的功能,能使大腦和各器官之間更好地傳遞生理信息,使機體細胞和組織更有效地抵御疾病的襲擊。
新陳代謝速度影響壽命
最新研究顯示,新陳代謝加快有助於延長壽命。新陳代謝速度是指身體燃燒食物、制造能量的速度。英國阿伯丁大學的約翰和他的同事對42隻老鼠做了新陳代謝測試,檢測它們所消耗的氧氣,直到它們死去。結果發現,新陳代謝快的一組老鼠的壽命是新陳代謝較慢的老鼠的3倍。
這一發現對傳統的理論是一個挑戰。過去,人們認為新陳代謝快的動物會更早死去。比如大象的壽命往往比體形小的動物長。但約翰認為,這一結論來自於不同物種之間的比較,而對同一物種的生物而言,新陳代謝快的比較長壽。現在,研究人員計劃把這一理論應用到人身上,想用提高新陳代謝速度的辦法來達到延長壽命的目的。
吃得少容易長壽
很多研究表明吃得少可能會使人的壽命更長。加利福尼亞大學做過試驗,讓試驗鼠隻吃半飽,它們的壽命就比吃得多的同類長1倍。正在進行的試驗顯示,嚴格的低熱量飲食也有助於增加靈長類動物的壽命。照這樣推算下來,人要是每頓隻吃半飽的話,可以活到140歲。
據美國分子生物學家古蘭蒂說,如果能減少75%的葡萄糖攝入,就能延長25%的壽命。動物體內有一種基因對決定壽命非常重要,減少熱量的攝入能增強這種基因的活性。同時,控制熱量的攝入也使其他一些基因變得更加“沉默”,從而減少了有害染色體的變化,有助於延長動物的壽命。
有研究發現,乞丐的健康狀況比富人好。原因是他們從來不吃得過飽,粗糧吃得多。而且因為他們很少吃抗生素,腸道裡助消化的細菌較多,這些都有利於健康。
有讓人長生不老的仙丹嗎?
長生不老的仙丹固然不存在,但有些藥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衰老、延年益壽。最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,L—肉鹼和硫辛酸能讓精力不濟的老年試驗鼠變得活躍,而且記憶力也得到顯著改善。目前已有一家公司在試驗這兩種物質對人體是否有效。
此外,激素對壽命的影響也不可忽視。生長激素的分泌隨著年齡增長而遞減,會導致體重增加、膽固醇異常、免疫功能下降,使人患上冠心病、疲勞症、骨質疏鬆等病症,容易出現憂郁症及性功能障礙。也許補充生長激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衰老。
雖然基因對決定壽命相當重要,但並非決定長壽的惟一因素。許多科學家認為,環境和生活習慣在長壽方面所起的作用可能達到66%。所以想長壽的人應注意以下幾點:堅持體育鍛煉,節制飲食,控制體重﹔不嗜煙酒﹔適當服用維生素,尤其是維生素C和維生素E﹔多吃素菜少吃肉﹔多吃生的蔬菜和水果。
(責任編輯:馬麗) |
留言列表